一、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前身为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是2000年由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前身)创办,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重新确认。2011年与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与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3年9月整体从浙江省临安市迁址到诸暨市办学。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连义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诸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之城,是一座人才辈出的人文之城,是一座山水唯美的灵秀之城,是一座经济发达的活力之城,是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素有崇文尚德、耕读传家的千年遗风,非常适合办大学。
学院位于浙江省诸暨市城北教育园区,占地面积500.24亩。校园大气厚重、传承文脉、平中现奇、彰显特色。校舍建筑总面积26.7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其中,暨阳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集篮球馆、游泳馆、网球馆为一体,能承担国际性体育赛事;图书馆总建设面积2.8万平方米,能馆藏150万册图书资料,现有纸质藏书68.8万册;教室安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可同时容纳16000名学生上课;实验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867.5万元,建有完善的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训平台,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设备设施先进。学生公寓4人一间,配备独立卫生间、空气源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和网络宽带,设计新颖,设施齐全先进,明净舒适。校园与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院按照教育部“依托母体、相对独立、规范管理”的办学原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教务与科技部、社会合作与创业部、计划财务部、学工部(团委)、公共保障部7个职能部门,工程技术系、园林艺术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系、生物环境系、公共基础课教学部、体育军训部7个教学单位,及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3个教学辅助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专业素养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73人,专兼职教师392人,折合教师数355人,专任教师3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78.30%,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44.97%,正高级职称教师48人、占15.09%,博士83人、占23.31%。学院拥有共享院士1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151人才”17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1人。
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3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理、工、农、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学院立足浙江,面向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6173人,成教学生557人。学院按照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做强机电装备,做大商贸服务,做特园林艺术,做精食品环境;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工商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是省级新兴特色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个学科是绍兴市重点学科。建有3900平方米的产学研中心,中国香榧研究院暨国家林业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诸暨创新发展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先后落户学院,提升了学院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近几年,学院获得269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44项,到位经费1387万元;发表科研论文852篇,获专利、软件著作权122项,出版著作31部,7篇政策建议获得省级领导批示,位居2014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第10名。
学院按照“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院训,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实施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期限为3-6年。在学院规定的学习期限内达到最低毕业学分要求,经考核合格,颁发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学士学位。开设创业实验班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班,突出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现与8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和交换生项目,拓展学生国际化培养途径。
学院全力推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社区化管理,注重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设有国家奖学金、暨阳英才奖学金、校外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素质奖励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近几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12项国际奖项(其中国际金奖2项)、61项国家级奖项、242项省部级奖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92篇,申请专利9项;通过“人才立交桥”,170名学生转入浙江农林大学学习;考上研究生214人、公务员95人、事业单位90人、村官40人,自主创业125人。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100余名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深造。学院培养了1万余名毕业生,近五年初次就业率达到93%以上,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学院与地方联合制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诸暨市人民政府校地合作方案(2016-2020)》,以建立一个联盟、共建一个园区、成立一个学院、推进一个平台、实施一项工程“五个一”计划为载体,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推进学院与诸暨市深度融合,与地方共建、共享、共赢;实施一辆文化直通车、一个暨阳红论坛、一支高水平篮球队、一批地域特色文化精品、一套志愿服务体系“五个一”文化工程,努力开展社会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目前,学院正沿着“特色立院、创业兴院、创新强院”的发展道路,到2020年,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创业型独立学院。
二、培训项目介绍
1.创新创业模拟公司培训:
创业模拟实训,是国际上通行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实岗培训体系,适用于包括大学生和失业人员在内的各类群体,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培训模式,并在世界上4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这个体系由系统的、有组织的业务活动组成一个真实的经营环境,学员以“员工”的角色“上班”,其工作场所是按公司的经营资料和业务流程设立的模拟公司。通过自我认识与拓展、确定项目、公司组建、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社会责任、风险管理九大模块的训练,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提高学员创办企业的心理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者创办企业的成功率和职场竞争能力。
“模拟公司”从形式到经营都与传统公司一样,只有产品和货币是数字化的。在实训基地,由创业实训实训师负责统筹和组织,由学员担任各岗位的员工。工作岗位按模拟公司的经营需要设置,学员的日常工作实行“工作任务制”。模拟公司之间通过网上商城、交易管理系统等建立联系,通过“模拟银行”进行支付,通过各模拟公司间的互动产生业务,通“模拟公司”实现仿真。
金马兰创业实训远程平台是配套创业实训项目而研发的,该网站共有十个模块,从多方位全面立体展现了创业实训模拟公司项目的各个流程环节,为学员打造了一个提前体验公司注册流程、了解真实商业环境、学习商务交际技巧,获取开业指导支持的的创业服务平台。是即将创业人员最好的模拟实战演练场所和获取后续服务支持的理想途径,也是在校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感受公司氛围、增加社会经验的理想场所。
2.植保无人机培训班:
随着科学技术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生产中机器换人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市也涌现了一大批农机手,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无人机防治也越来越多,许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也拥有了无人植保机,为更好的让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也为提高更系统地提高广大操作手植保无人机的理论知识,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植保无人机培训分三个阶段开展,每期5天,共计15天90个课时,课程涵盖无人机法律法规、无人机系统构成、无人机操作与使用、无人机维修保养等。
3.农机维修工培训:
为切实提高我市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机维修服务规范化发展,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保障,课程涵盖农机维修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农机维修职业道德、农机农机构造与基本原理、农机电器与电控柴油系统、农业机械使用及维修保养等。
课程邀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老师授课,授课完毕按照省农管理总站的技能鉴定要求进行鉴定,成绩合格者将颁发农机维修工(初级、中级)证。
三、联系方式
地址:诸暨市浦阳路77号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人文5号楼103
电话:87760998